在校生求职多,愿意下基层的人多,应聘的女生比男生
“在校生求职多,愿意下基层的人多,应聘的女生比男生多”,这是7月9日浙江省临安市2005年夏季人才交流大会暨大中专就业招聘会上的“三多”现象。
这次招聘会在浙江林学院举行。当天的招聘会原本计划从早上8点开始,但是7点刚过,招聘会现场已经人山人海,主办方只好提前开招聘会。招聘会共推出了1000多个岗位,吸引了2000多名求职人员竞争,尤其是部分事业单位推出的一百多个岗位引起了很多人的竞争。
现象一:在校生比毕业生多
浙江林学院做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发现,招聘会上求职的在校生比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士的总数还多。他们都是大二、大三的在校学生,为找实习单位而来的。
大部分在校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由于现在就业竞争压力大,大家都想利用暑假找个实习单位,为自己将来的就业积累点工作经验,如果幸运的话,一直实习下去,毕业的时候可以直接签定协议上岗工作。
但这只是在校生们的一厢情愿,大部分招聘的单位都是花钱进入会场的,想利用这个机会找到合适的人才。
于是,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单位和应聘者聊了半天,觉得挺合适,但一问是在校生,还有两年才毕业,就急忙说“下一位”。某单位人事主管说:“在校学生怕以后找工作难,先了来探探行情我们能理解,但他们毕竟还要上学,不能工作,而且没有经验,我们绝对不会用的。”
由于前来应聘的在校生太多,有一家用人单位在连续面试了5名应聘的在校学生后对应聘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请亮出你的毕业证。”否则不接受任何咨询。还有的用人单位干脆直接在招聘宣传板上加上:“本单位不接受实习、不招兼职”等字样。
现象二:受青睐的“基层干部”
招聘会上,单位注明招“干部”岗位的有1000多个,但80%是基层岗位,虽然也有标着后备干部字样的岗位,但大家对此都心知肚明,知道那也是基层岗位。虽然是基层岗位,但应聘者并不嫌弃,现场依然火爆。而当场推出了200余个事业编制的岗位虽然也有很多人前往报名,但除了教师等少数岗位以外,大部分机关岗位显然还没有基层岗位吃香。有几家电信公司、生物技术公司、房地产公司推出的基层技术岗位竞争比例超过10:1,比起6:1的教师岗位还难进。
为什么大家乐意转向基层呢?一位家在本地的应届毕业生说:“我们是普通本科生,大家都很清楚‘行情’,能够更实际地看问题,只要适合自己就去,先干着再说。毕竟现在自己已经毕业了,再找不到工作,自己压力很大,家庭压力也会更大。”
正在一家小规模公司应聘的毕业生则说:“现在进事业单位都要公开考试。我们即使专业能力强,面试成功,公开考试未必过,有的还要走关系,即使进了事业单位,工资也未必很高;同时,事业单位里都论资排辈,年轻人升职慢。基层公司就不一样了,只要老总看中,自己专业基础扎实,能为公司创造利润,升职快,工资也涨得快;在基层公司里靠的是自己的实力而不是关系,更不是论资排辈。所以我认为有才华的青年人应该去基层,那里的发展空间大,能够锻炼人,也能够培养人。”
现象叁:女生应聘比率超过70%
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还发现,此次招聘会上,女生比率竟然超过70%。不过女生来的多,找到工作的却不多。因此,男生成了“香饽饽”。据了解,这些女生大部分是当地人。“家里不想我到外地工作,他们不放心。但是我这个专业在当地一时间找工作比较难,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工作。”一位女生认为,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是父母多方限制的原因。也有部分前来应聘的女生认为,现在社会依然存在女性歧视,同样的工作“有男生肯定不要女生,即使女生更优秀”。这也是造成她们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原因。
对于这点,用人单位的解释是:“主要还是女生的动手能力要差些,而且实践能力也往往不如男生,所以我们招聘人才往往选中男生。并且,女生工作后,工作时间不长就要结婚、生孩子,会影响工作。”这也是公司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详见:&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科学时报》:200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