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哥哥,你们什么时候还会再来呢?”金华第一民工子弟学校五年级2班学生罗兴琳拉着浙江林学院园艺042班学生岳显碧的手,依依不舍。当天,浙江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天目园艺042班全班同学来到金华第一民工子弟学校,与该校民工子弟结对子,并与这里的小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吃饭,感受民工子弟的学习环境。
早在4月份,园艺042班的大学生就对当地民工子弟的就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每年都会吸引几千万的民工涌入东部发达地区城市打工,并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受民工的流动性强、工资待遇低和工作具有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工子弟有将近一半因为户籍、学费、父母工作流动等原因,随时面临失学的困境。
在调查中,他们得知,金华第一民工子弟学校作为浙江省民工子弟学校的代表,正在积极努力着,为更多的农民子弟营造学习的机会。目前,共有来自金华及其周边地区的近千名民工子弟在该校学习,但是这只是民工子弟当中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民工子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弃学在家。
该班班长鲍承辉与几位同学一合计,决定开展与民工子弟结对子的活动,倡议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帮助民工子弟的上学问题。为了搞好工作,该班学生早早就开始准备,在暑假开始前就在全校范围内,募捐笔记本、铅笔。他们走遍了整个生活园区的几乎所有的学生寝室,为民工子弟募集了大量的学习用品,其中仅作业本就超过1000册。一放暑假,该班的18名大学生带着这些东西,自费来到金华,与这里的小学生同吃、同玩、同学习。
该班大学生盛文英语水平比较好,她利用自己的这一特长,配合自己的专业,一边教民工子弟画画,一边教他们英语,“苹果是这样画的,对。苹果,础笔笔尝贰,跟我一起念!”民工子弟冉洪军说:“我从来没有上过这么好听的课,又能学画画。”其他的大学生也纷纷利用自己的特长给民工子弟上各种各样的课程、与他们一起打球。
当得知该校李静等部分学生家庭十分贫困,但依然勤奋学习,而目前却面临即将失学的困境后,大学生们有的掏出自己的生活费、有的拿出自己刚买的笔记本,赠送给他们,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大学生们表示,回校后将继续开展募捐宣传活动,尽自己的努力,让民工子弟和普通孩子一样能在学校里读书,能通过努力学习知识,使自己的家庭走出贫困。
金华第一民工子弟学校校长张香玉说:“民工子弟读书问题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社会问题,现在大学生也来关心,我感到非常欣慰。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参与进来,让我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呼吁全社会关心,让民工子弟也能读上书,也有机会考大学。”
该班班长鲍承辉说,目前的城市发展中,民工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城市,并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们已经成为城市的一分子。但很多城市和学校却依然无法接纳他们的子女,使得民工子弟不得不就读单独的民工子弟学校,学校条件和师资都得不到保证,有的只好辍学在家。我们认为,民工子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理应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的所学奉献社会,帮助民工子弟争取自己的求学权利。 (通讯员 陈胜伟)
详见: 《中国教育报》200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