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现在我国很多社区都大量采用国外的各种草坪植物来装饰小区环境,殊不知外来物种过多地使用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本土植物的生长。我们认为,在环境绿化中,应该积极鼓励使用本土植物,尤其是野生本土植物,如蒲公英之类的地被植物就是很好的选择。这类本土野生植物,抗病能力强,繁殖快,容易栽培,而且外形美观,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十分适合社区使用,有很大的开发前景。所以,我们呼吁,在美化社区、美化城市,我们要积极采用本土野生地被植物,而尽量减少外来物种。”
这话的不是专家,也不是教授,而是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02级的学生韩丽莹,一个外表秀气的本科大学生。
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答辩上,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2002级韩丽莹同学,代表自己的团队对提交的研究论文《杭州地区地被植物应用现状和开发前景》接受国内专家的答辩。这一论文最终被评为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一等奖,而且也是浙江省大学生在这次竞赛中获得的最高奖。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
韩丽莹为了参加这个比赛,已经整整积累了叁年。和其他学生参加“挑战杯”、提交的研究成功不同,韩丽莹是从叁年前就开始《地被植物应用现状和开发前景》这个课题的研究的。通过对杭州等地的调查,他们得知,目前江浙一带传统绿地中已有的地被植物种类超过140种。而事实上,外来物种植物占到绿化总面积的60%以上,其他植物使用十分少。
韩丽莹经过调查后认为,蒲公英、野菊花、硫华菊、蛇莓、虞美人等野生本地被植物有很大的开发前景,十分适合广泛使用于城市美化、社区绿化等方面。不仅可以丰富地被植物的种类,保护本土野生地被植物,而且使地被植物更具观赏性,创造丰富的园林景观;使地被植物的色彩更加丰富,更加能吸引人们的视线;很多野生植物具有香味,可以使环境充满香气,刺激人们的嗅觉,丰富人们的现代生活。
专家们认为,本地地被植物对于把自然引入城市,实现城市生物多样化,改生态效益较低的平面绿化为多层次、多季相、多色相的立体生态景观以及改生态效益较低的平面绿化为多层次、多季相、多色相的立体生态景观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积极使用本土野生地被植物,对于保护本土植物种类,也有积极的作用。
《浙江科技报》头版:200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