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举办的浙江省综合人才交流会上,一群来自浙江林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们都没有带简历,如果相中合适的岗位,他们就会给这家单位招聘负责人发放一张自己的名片。
说到利用名片求职,浙江林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郑本军说:“现在大学生就业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学生做一本求职简历就要花数十元。这样总体算起来,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单位都能收到大量的简历,但真正会仔细看完的并不多,这就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全社会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背道而驰。”
为寻求一条帮助学生低成本就业的途径,浙江林学院经过调查,发现造成就业成本升高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很多招聘会结束后都有大量的求职材料成为废纸。为了更好地掌握就业信息,同时节约就业成本,该校从2004年就开始积极鼓励学生制作就业名片,替代求职简历。
笔者看到,这些名片上除了印有联系方法和姓名外,还有许多特殊的信息:一般正面标明自己的学校、专业以及学历情况,左上角印有自己的小照片,除了联系电话外,一般还有电子邮件、蚕蚕号码、学校地址、班级信息等。在名片的反面,主要印有自己获得的主要荣誉、担任过的学生干部职务以及社会实践情况,有的还印有简单的成绩表以及求职意向等内容。
一名毕业生介绍说,目前印制一盒(100张)这样的名片仅需20元,而用人单位通过名片已经可以初步了解求职者的基本情况。如果用人单位有意向,可以通过名片上的联系方法通知求职者前去面试或进行沟通,毕业生再带着制作精美的简历去面试,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针对性和成功率。
用人单位对此做法是什么态度呢?杭州某知名公司人事部主任张先生认为,以往求职学生的很多简历其实都太厚了,大家时间都很宝贵,自己不可能仔细地看完所有的简历,现在能够通过一张名片初步了解求职者的信息,不仅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成本,也节约了自己的时间,自己对这种形式比较认可。上海某外资公司老总顾女士认为,毕业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求职,信息都在一张名片上,有实力的自会被相中,如果没有实力,材料做得再花俏也没有用;现在公司都讲究成本节约,懂得节约资源的学生,进入公司工作后,也肯定懂得节约成本,他们公司很欢迎懂节约的人才。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不要以为用名片求职成本低就可以胡乱派发,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不然求职名片照样可能成为招聘会结束后的废纸和垃圾。
《中国教育报》: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