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黑料独家爆料正能量

  •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中国绿色时报》: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服务新农村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 2006-01-19】 【来源: 】 【作者:】 【编辑:None】 【点击量:

这几天,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庙前、灰坪、大洲等乡(镇)的200多户竹农分别收到了一份竹林配方施肥清单,清单上注明了这些农户的3000多亩竹林高效经营示范片的土壤养分检测结果、所需肥料的品种和数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及其他注意事项,开具这份清单的是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

配方施肥又称平衡施肥,是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经过10多年研究的“毛竹笋竹林高效经营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课题的最新成果之一,是目前竹林经营培育中一项较为领先的技术。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与衢江区林业局合作开展了毛竹林高效经营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今年春天,衢州市有关山区的广大竹农将按照配方施肥清单进行施肥作业,预计项目实施叁四年后,全区36.7万亩毛竹产值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每年增收5000万元。

科研成果 要给别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2004年,使用浙江林学院竹林经营培育技术的浙江省遂昌县的1040公顷的3个实验示范点,冬笋产量每公顷达到5359.5公斤,一度引起轰动。

浙江竹资源丰富,全省竹林面积达60万公顷,竹材、竹笋产量居全国第一。作为浙江省惟一的高等农林院校,浙江林学院于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了竹类研究所,先后在临安、德清、安吉等重点竹产区进行了竹业科技推广与应用,通过近20年的努力,学校在竹类研究上不仅取得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应用性强的科技成果,还锻炼出了一支致力于科技推广、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专业队伍。

前不久,浙江林学院汤定钦教授领衔的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克隆到竹子笔础尝基因,其中在小佛肚竹上克隆的竹类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已在美国基因组数据库(狈颁叠尝)上登录,在竹子生物技术的研究方面亦取得了新突破。从而使该校在竹子上的研究再一次引起国际竹类研究专家们的关注。

2005年,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主持的“毛竹笋竹林高效经营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苦竹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绿竹良种繁育及高效经营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由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所长方伟教授领衔的“毛竹笋竹林高效经营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研究项目组,综合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了毛竹笋用林高效益经营理论;研究提出了以竹林结构动态管理、平衡施肥、水分定量管理、竹笋采收和无公害竹笋技术规范为核心的一整套毛竹笋用林丰产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项目组边研究边推广,建立了4个毛竹现代科技园区和789个试验示范点,毛竹笋产量与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其中冬笋产量每亩就达到357.3公斤,单产已处于国际最高水平。在5个项目实施县市累计新增产值6.31亿元,取得了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竹林高效经营 让竹农抱上“金娃娃”

前几天,喜讯传来:浙江安吉马家弄村叶良友的6.7亩竹林,亩产冬笋235公斤、鞭笋130公斤,每亩笋产值达到4346元。竹农们说,是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的专家们使他们的竹山成了金山银山。

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从1999年开始,先后在浙江的安吉、绍兴、遂昌、德清以及福建的永安等地建设了多个项目区和现代毛竹示范区。经过短短几年建设,园区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显着提高。

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副所长金爱武等专家教授采用阶梯式座谈会、走访农户、上竹山现场指导和举办科技讲座、建立示范区等手段,引导竹农改变观念,提高认识,运用科技栽培技术来求得高效。他们和农民一样,经常出没在竹林之间,竹农们说:“大学教授为了我们,把上班的地点都改在了我们的竹园里。”金爱武说:“竹林就是我的实验室,我是来当农民的!”

有一次,一个偏远乡镇的竹农听说举办科技讲座,走了几公里山路后乘车到了城里,可等他赶到时,讲座已经结束了。他没想到的是,金爱武教授知道这个情况后,第二天就赶到了他家里,面对面地讲解、手把手地教他。

龙泉市是浙江省重点竹产区,金爱武在当地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大力推广他的竹林高效经营技术和参与式技术推广方法,经过3年的努力,全市竹业产值由2002年的2.3亿元提高到2003年的4.2亿元,全市农业人口从竹业直接增收人均135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就是研究竹子的意义

浙江林学院经过12年的研究,提出了雷竹笋四季分化理论并应用于生产实践,让老百姓一年四季食用到新鲜竹笋成为可能,这一技术已在11个省(市)推广。浙江林学院专门成立了竹子生物技术实验室、竹子种质基因库和竹子标本陈列室。现在学校拥有国内外100多个竹子品种,其中许多国外珍贵的品种,在国内只有浙江林学院竹子基因库里能够找到。

“中国的竹子研究在全世界也是领先的,浙江竹产业的产值在全国排第一和广大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刚刚获得第九届刘业经教授奖励基金的方伟教授说,“不断地根据社会、群众的需求来从事科学研究,研究出对百姓有用的技术是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叁大功能之一,浙江林学院作为农林类院校一直在这方面努力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叁农’问题,我们更应积极主动地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专门从事竹子研究的竹类研究所工作人员来说,更好地开发使用竹类资源、研究更好的竹类经营技术,就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社会服务,也就真正体现了我们作为科技工作者的人生价值了!”

《中国绿色时报》:2006.1.19

COPYRIGHT?2011今日黑料独家爆料正能量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