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学校照顾,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住宿,还为我们安排了勤工俭学岗位,仅一个寒假我就可以有600元收入,再加上学校有关部门发放的补贴和学院发的红包,整个寒假下来,我们这些留在学校过年的外省经济困难学生都有近千元收入,如果下个学期再找个勤工俭学岗位,生活费就解决了”,近日,来自山东的浙江林学院法学专业学生程凡移感动地对笔者说。
由于家庭贫困、路途太远、买不到车票或者准备复习考研等原因,浙江林学院今年春节有130名学生留在学校里过年,其中100多名是外省的学生。考虑到留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外省的经济困难学生,浙江林学院通过多方努力,为他们提供了保卫、办公室值班等勤工俭学的岗位,而且寒假20天时间里,他们的收入最低也将有600元。同时,林学院还单独为他们发放了60元至500元不等的寒假生活补贴,各个学院也在新年给他们送上了红包。
来自广西百色地区的壮族姑娘李莉梅今年念大一。由于是第一次不在父母身边过新年,自然很想家,但想想寒假在学校里不仅能挣钱还能看书,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就选择留在了学校。“听说我们学校安排得这么好,家里人都很放心。”
为了让“留守”学生过上一个安全、喜庆、祥和的春节,林学院专门为这批学生划出了一幢寝室楼供他们住宿,还发放了过冬棉被。不少学院还纷纷组建了学生临时团支部,成立了互助小组。除夕夜,林学院还专门为留校的经济困难学生们预定了年夜饭。就着样,130名经济困难学生住在一幢楼里,一起吃着年夜饭。过了个春节,感觉就成了一家人了。
《教育信息报》200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