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3月24日电 从今年2月23日开始,浙江省首批85名农民(录取95人,实际在读85人)走进浙江林学院,成为该校全日制大学生,也成为浙江省首批“农民大学生”——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所有的学费、书费全部由浙江省扶贫办全额资助,不转户口,住普通学生寝室,进行全脱产学习,完成学业后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并回到原籍工作。

四个农民大学生在食堂勤工俭学——为学生打菜

学校给来自武义县的徐宇送去御寒棉被

农民大学生在校园里上测量地形实验课
首批“农民大学生”虽然学费、书费全免,但他们都是来自浙江偏远地区的贫困农民,所以和其他的大学生比起来又有着特别的艰辛。徐宇是武义县大田乡徐村人,去年外出打工的父亲因为车祸成了“植物人”,目前用去医药费10多万,欠下了7万多元的债务。所以,他来学校的时候就带了一大罐没有油的霉干菜和一张草席,学校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为他送去了御寒棉被,并为他安排了勤工俭学的工作;另一位同学由于家庭贫困,洗头只用洗衣粉,后来连洗衣粉都用不起了,学校也为他特别安排一一个打字员的勤工俭学岗位。
由于这批特殊的学生,都经历过农村劳动的洗礼,知道做农民的艰辛,所以学习特别努力。其他同学早上点起床,他们都6点不到就到教室里早读;晚自修结束时是8点40分,但是农民大学生指定的自修教室不到晚上10点,绝对不会熄灯。当然,他们也有很多欢乐,学校专门为他们发放了班委活动费,并为他们买来了各种运动器械,以供他们参与各类活动。
如今,经过一个月的学习,这些特殊的农民陆续触摸到了电脑,学会了使用地形测量仪器,从一个地道的农民蜕变成了大学生。 (陈胜伟)

农民大学生第一次上计算机课
《新华社》:200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