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他,7年前参加高考超出重点线17分,却因家庭贫困,不得不辍学去广东打工;打工两年后,他重新考上大学,但还是因为贫困再次面临辍学,后来通过学校“绿色通道”完成了注册手续。
他,大学四年没有向家里要一分钱,所有学费、生活费全部依靠勤工俭学和奖学金来解决,还要经常寄钱回家,照顾贫困的父母。
他,刚接到通知,从160多名报考学生中脱颖而出,被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食品科学专业录取为今年惟一的一名硕博连读生。
对于贫困,他这样认为:“当你微笑着面对贫穷的时候,贫穷就成了一笔财富;贫穷给了我比别人更多的生活体验,他让我更早地懂得了自己的责任;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
他叫吴酬飞,浙江林学院生物技术021班学生,再过几天,他将是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的硕博连读生。现在回想起来,他还是不敢相信,经常晚上兴奋得睡不着。
记者看到吴酬飞时,他正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身简朴整洁的衣着。今年26岁的他,由于曾经辍学的缘故,比都要大上几岁,但是看上去十分精神。
广东街头
做了两年民工
1999年7月,吴酬飞从江西省玉山一中毕业,他的高考分数高出江西省重点分数线17分。由于当时还没有助学贷款等政策,而他的家庭经济极其困难,他最终流泪决定: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前往广州打工。
记得去广州的那一天,父母第一次去了火车站,只为了送他上火车。在火车快开的时候,他咬牙对父母说:“叁年以后,我一定会努力做出成绩回来见你们的。”在火车上,他第一次哭了:毕竟,自己本来应该是个大学生啊。那一晚,他的父母也哭了一夜。
到了广州,他才真正知道在外面做民工的不易:整天在工地里挥汗苦干,即使每天从早累到晚,收入也不高。曾有一次,他连打个电话给朋友的钱也没有了,只能走10多里路回到住宿的地方。
从1999年8月到2001年10月,在广州打工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先后做过工地小工、在保险公司做过保险、在眼镜公司做过营销。2001年秋天,他的一位广州医学院的朋友告诉他“社会上的人也可以参加高考了”。为了实现梦想,他带着打工两年多赚下的6000元钱回到老家,进入了补习班。虽然已经有两年多时间没碰过书本了,他依然考上了本科。
山坡那块石头
他一坐四年
2002年的那个秋天,他带着仅剩的1100元钱来到了浙江林学院。他知道,只有这点钱,是无论如何上不成大学的,他再次面临辍学。幸好,学校了解情况后,帮助他从“绿色通道”完成了注册手续,只交了665元钱住宿费就先入了学。开学后,他向学校递交了助学贷款申请,每年4000元。
“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把对知识的渴求全部投入在了我的学习中。”虽然生活上有困难,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学习。为了把逝去的时间夺回来,他坚持每天早上5点半之前起床,到学校图书馆旁边的小山坡上读英语;晚上晚自修后同学们在寝室里看电视时,他在寝室阳台再看上一个小时的书。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学校山坡上的那块石头,一直是他的“御用专座”,他一坐就是4年。夏天,天气热,他就拿个书本扇风,蚊子多,他就穿长袖;冬天,外面寒风凛凛,书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回到左手。每年冬天他的手都冻得跟馒头差不多,严重的时候,手上还裂开一道一道的伤口。大一时,他就把大学四册英语课本全部背得滚瓜烂熟,英语成绩从高考的68分(总分为150分),提高到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的76分(总分为100分)。
艰苦的四年,让他获得丰厚的回报:他始终保持班级成绩第一,先后两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一次校叁等奖学金、一次国家一等奖学金、一次育才助学金;多次获得“叁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组织同学
帮助10多名贫困生
为了积攒学习和生活费用,从第叁个学期开始,在老师同学的介绍下,他除了参加校内的勤工俭学外,还开始带家教。最多的时候,他一天带4个家教,早上一个,中午一个,晚上两个。虽然家教带得多,但是他每带一个学生都负责到底。渐渐地,他的家教名声在校园内外传开了,很多老师的孩子都要聘请他为家庭教师,很多社会上的人也纷纷来找他做家庭教师。
因为忙,再加上经济原因,他很少和同学一起出去旅游、请客吃饭,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和同学的关系,“我认为真正的好朋友,应该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帮助他,而不是一起吃饭喝酒。”
由于成绩好,班里的同学都喜欢和他在一起,每学期期末,他的课堂笔记总是成为同学们最为抢手的复习资料。吴酬飞也总是十分乐意把自己所有的学习资料拿出来与人共享。不仅如此,如果了解到有同学成绩不好要补考,他也总是十分热心地义务为那名同学补习,因此同学们都敬重地称他“老大哥”。
有一天,当他从学院老师那里得知:学校里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贫困生。他便在学院分团委书记苏小菱老师的支持下,带领同学开展“新长城”助学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定期到学校各个部门和学生寝室收集废品,用卖废品所得资金成立了“新长城”资助基金。在他的努力下,该基金成立3年来,已经资助了10多名特困生。
除了努力
我别无选择
“在大叁时我也曾经犹豫过:是选择工作,赚钱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自从7年前开始打工后,一直是吴酬飞照顾家里的,他从没向家里要过钱),还是选择考研,继续深造。就在举棋不定的时候,父亲的一句话激励了我:“孩子,选择你最想做的事情。”父亲的这句话,使吴酬飞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在考研期间,一方面不能赚钱补贴生活费,一方面还要买考研资料,经济负担更加沉重。不过,他还是熬过来了。前阵子成绩揭晓:他以390分的成绩考取了南昌大学微生物专业第一名,被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食品科学硕博连读班录取,获得了惟一的公费攻读硕博连读研究生的机会,还有机会去德国做博士后研究。而这时,他连买张车票回林学院的钱也没有了。
采访结束时,吴酬飞对记者说:“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父母是无法选择的,无论他们是贫穷或是富有。尽管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困境。”
“当你微笑着面对贫穷的时候,贫穷就成了一笔财富,穷人的孩子更懂得什么是包容与豁达。对我而言,贫穷给了我比别人更多的生活体验,他让我更早地懂得了自己的责任: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这种责任让我无法去自悲,去自弃。”
《今日早报》:200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