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日,太湖源镇上徐村村民楼根全在浙江林学院大学生的指导下,开始接触并学习电脑技术,并利用电脑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向一位农业专家请教山核桃嫁接技术。
和他一样,这几天我市有数千名农民,开始拜浙江林学院的大学生们为师,学习电脑使用技术,并学会了使用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和收发电子邮件。原来,为帮助当地农民学习电脑知识,连日来,浙江林学院的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深入到我市的每一个村子,对广大农民进行计算机培训,帮助他们掌握通过网络学习“种田”技术、和农林专家通过网络进行交流。
我市共有662个村,随着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所有的村都统一配备了电脑,帮助农民通过网络学习农作物种植技术。但是目前,依然有很多村的农民从来没有摸过鼠标,不会使用电脑,更不会利用网络。怎么办?市农办等部门经过了解,发现浙江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电脑技术较好,而且也愿意利用暑假期间义务帮助农民培训电脑知识,他们立即向浙江林学院求助。
接到求助信息后,浙江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立即组织20多名学生,并把他们分成7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培训农民。每到一个村子,大学生们就在当地村委支持下,利用村里的电脑和电教设备,耐心地指导农民操作电脑。从开机到关机,从鼠标到显示器,从下载资料到收发电子邮件。直到前来学习的农民全部懂得操作了,大学生们奔赴下一个村。
学会了通过网络查询农林生产技术,农民们一下子就打开了自己的眼界:前几天,青山湖街道的张大伯,正愁树上的杨梅成熟了却找不到买家,没想到刚学会电脑不到两天,他在网上发布的卖杨梅的帖子就吸引了多位客商前来,最后不仅卖出了全部杨梅,价格也比以前有所提高;於潜镇的王大叔,家里的李子已经连续多年只开花不结果,申请并学会使用农民信箱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通过农民信箱给专家组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说明了李子树的情况,没想到第第二天他的邮箱里就有了专家给的答复,详细说明了解决方法。
在大学生们的指导下,截止目前,我市已经有400多个村的近2000名农民,学会了电脑使用技术,并且已经注册拥有了自己的农民信箱,能够通过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农业生产技术了。
《浙江科技报》、《今日临安》:2006.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