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还没放假就被“预定”
还没毕业的在校大学生都要“预定”?———听上去有点不可理解。然而,这在浙江林学院却早已不是新闻了!今年暑假还没放,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朋友就早早地开始“预定”学院的学生了。
来自丽水青田的王老伯,早在学生放暑假以前,就开始联系林学院的研究生,邀请他们去开展科技服务。原来,王老伯前年开始建立了花卉生产基地,可是由于技术不过关,培育的花卉品种单一、质量不高,自己的80多亩基地不仅没有赚到钱,连基本投资都没有收回来。去年暑假,他听说浙江林学院的很多老师带领学生免费下乡,为农民解决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且愿意免费对基地的员工进行培训。他经过多方联系,最终邀请到了由8名林学院学生组成的科技服务团。大学生带着各种资料,来到他的基地调查、研究并现场解决问题。大学生在基地里一待就是半个多月,不仅帮助王老伯解决了现有花卉种植存在的问题,还帮他就如何进一步增加品种出谋划策。去年他的花卉种植获得了大丰收。尝到了甜头的王老伯,今年又种植了太空花卉,为了学习技术,他在学生还没有放暑假的时候,就到林学院“预定”学生,要他们到自己的基地实习,帮助他解决生产上的问题。
除了浙江省的农民朋友打来电话以外,太行山区、重庆老区、四川欠发达乡镇等边远地区,也有农民打来电话,要求浙江林学院的专家、教授,暑期能带领大学生去当地送科技知识。
该校二年级研究生王建南,今年放暑假前,就被余杭的几家农产物公司“预定”了。整个暑假,学习林业经济的他,和分别学习木材加工、森林培育、森林保护等专业的6个同学一起,深入余杭农村,切切实实地为农民解决科技上的问题。余杭有一家公司生产的水煮薇菜,由于属于纯天然野菜,再加上品质好,深受日本客户喜欢,每年出口量相当大。但是这一产物目前的口味虽然符合日本客户需求,国内顾客却并不喜欢。这样,一旦日本的进口政策变化,控制该产物的进口比例,那么很可能会对该公司带来产物的大量积压。研究生们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为他们的发展进行规划,帮助该公司开发新产物,革新配方,使该公司也能够生产符合中国人口味的产物。
据了解,林学院在暑假开始前,就向前几年曾开展过暑期社会实践的乡镇和部分林业大县、贫困县发出信息,征集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技术帮助的要求。学校根据农民的需要,组织相应的学生,成立科技、文化、卫生“叁下乡”服务团,前往对应的地区。目前,学校已经接到全省各地农民提出的问题100多个,涉及信息、植物保护、病虫害防治、信息技术等20多个方面。与此同时,学校组织了2000多名研究生和大学生,组成100多个团队,利用暑期前往各地,为当地农民交上这些问题的“答卷”,从而切实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服务。
《杭州日报》:2006.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