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个人的遗传基因数据、身体指标、周围环境状况输入模型中,根据该模型以及配套软件的测算,就可以迅速预测这个人的将来的健康状况,这并不是科幻电影的情节。
据浙江林学院统计遗传学科教师邬荣领博士博士介绍,这
个称为Functional mapping的模型可以预测任何生物的发展趋势、变异概率甚至寿命。最近,这一遗传学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自然科学界最高级别的学术综述刊物
《自然综述:遗传学》(Nature Reviews:genetics)2006年第3期上。
据介绍,《自然综述》是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出版的学术期刊,也是世界自然科学界最高级别的学术综述刊物。该期刊主要由出版社定期向各个领域的权威约稿,发表的主要是某个领域的学术综述性、评论性和预测性的文章。
邬荣领博士博士介绍,在《自然综述》发表的遗传研究论文"功能定位---如何定位和研究动态复杂性状的遗传构建"(Functional mapping - how to map and study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dynamic complex traits)中主要阐述他研发的遗传基因模型Functional mapping,以及与该模型相配套的软件FunMap的理论机理、使用方法和运用过程。运用该模型,可以较准确地监控、预测生命的发展趋势、健康状况、基因突变等情况,对生物疾病预防、物种选育、珍稀生物繁育等都有重要意义。
"当然,这一预测主要是建立在环境因素基本不变情况下的。如果环境因素改变了,只要将新的数据输入相关模型和软件,就可以对该生物在新的环境中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定位。"邬荣领博士说,目前这一成果已经在美国进行运用,对监控艾滋病、癌症的病发率已经显示出了很强的功效。
"这一成果如果运用在人类身上,不仅可以提早预知在什么时间段可能发生的疾病,甚至预知每个人在每一阶段的健康状况甚至寿命,而且,这样就可以提早进行预防,通过注射疫苗、改变环境等方法来进行干预,从而延缓或者制止疾病的发生,保障人的身体健康。"
据了解,目前这一成果已经在浙江林学院进行使用,开始运用到山核桃、香榧等经济林的监控中去。邬荣领博士介绍说,在植物监控上,通过使用这一模型进行分析以及监控,可以很好地对树种进行良种选育、早期预测。如果将某棵树的生长情况(如目前该树的胸径、树高、形态指标等;)以及周围环境(温度、湿度、地理位置等;)输入模型软件中,就可以迅速得出该树将来可能的发展趋势,结果情况,变异可能性等。对于其他各种经济作物的病虫害的预防、结果期的控制、果树品种的改良,也都有重要的作用。
1964年出生于江苏如皋的邬荣领教授,1996年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数量遗传学博士学位,佛罗里达大学终身教授。2002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特聘为浙江林学院教授,此后,他每年都来往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和浙江林学院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