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林学院副教授王国林历经叁年采访、跟踪、调查并整理的《失地农民调查》日前由于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也是我国首部农民失地调查专着。
王国林说,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然而仅1996年至2003年间,全国减少耕地1亿亩。现在全国人均耕地仅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摆到了我们面前,而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沿海地区良好的农地,为了城市扩展需要和工业开发需要变为建设用地。
曾以出版《轰炸东京》、《浙西战时施政》、《东南抗战前哨》等爱国主义教育专着而知名的浙江林学院王国林副教授,一直以来坚持关注农民失地问题。叁年前,作为社会学研究专家的他,受费孝通研究江村现象的影响,开始着手调查农村失地现状以及失地农民的生存情况。在此期间,他在浙江大学、浙江社会科学院以及浙江林学院有关专家的支持下,以沿海某县为例,深入调查了该县57个村,采访了900多位农民,形成30多万字的调查报告。
王国林通过调查发现,滥占耕地的原因在于简单化的经营思路,以地生财,有的地方依靠出让土地的收入占财政收入的60%以上,而部分地方非法征用良田搞建设,却给农民造成的损失达到2万亿元。与此同时国务院多次颁发建设用地审批禁令,但是以消耗耕地资源求发展的方式没有彻底改变,这与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他提出,全社会都应该审视这一切,接受教训,严格管理,抑制占地冲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耕地。
了解到王国林调查失地工作的情况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专门向王国林要去调查报告为本书题写了序言,给予了王国林的调查报告的出版大力支持。韩俊说:“中国每年通过土地流入城市的财富是惊人的,我们现在正在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工程,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权利,让农民真正感到自己是土地的主人,让农民真正享受土地增值收益,应该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韩俊希望,《失地农民调查》提供的生动案例,反应了农民的心声,可以唤醒全社会对农民土地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