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四川大量竹子先后开花,随后大片竹子相继死亡,使得当地大熊猫在一定时间里出现食物危机,有的专家甚至担心竹子的大面积开花,可能对大熊猫的生存带来巨大影响。现在,浙江林学院的一项研究,有望让威胁大熊猫生存的这一危机得到缓解。
“一般而言,竹子不容易开花。但是竹子一旦开花,开完花后就会死去。比如我们研究最多的是绿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棵在开花后还能够存活的。”日前,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林新春博士说,该所的科研人员经过几年努力,发现通过组织培养的试管竹子播种到自然环境中,其生命力可以得到增强、开花几率进一步降低,竹子因为开花而大面积死亡的情况将有可能得到控制。
“竹子为什么会开花?开花后为什么就会死去?竹子什么时候会开花?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专家能够回答。”该校合作教授、世界着名的竹子生物技术研究专家黄丽春说,一般认为,竹子开花是由于某个遗传密码在起作用,但是究竟是什么基因,目前还没有定论。
“竹子一般几十年才开一次花,所以研究起来比较困难,但是目前浙江林学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竹子开花的研究还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在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里,正在进行竹子组培研究的林新春博士说,虽然竹子开花的秘密至今也没有解开,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们发现,在试管里组培的竹子在开了花以后却能够存活,而且试管里组培成功的竹子移植到自然界中,竹子的开花几率得到了降低,也就是说竹子死亡比例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林新春博士表示,不要小看竹子开花研究,竹子开花对生产破坏十分大,比如毛竹成片开花,可能会造成竹农大量的损失,甚至真的会使大熊猫因为缺乏事物而面临生存危机。
在浙江林学院竹子组培室里,我们看到,进行组培的竹子即使生长了10年,也依然袖珍到可以“安心”地呆在小试管里。林新春博士介绍说,因为在实验室里,给予竹子的营养、空气、温度、湿度都是可以调控的,所以可以影响竹子的光合作用,从而控制竹子生长。新的环境控制可以让竹子永远处于生长期,使竹子永远“长不大”,但是这些在试管里“长大”的竹子一旦到了自然环境里,他们的生命里可以更加旺盛,生长速度也可以更快,也会更加健康,“因为这些竹子都是试管里组织培育出来的,组培环境又接近无菌,所以他们本身不带任何并虫害,生长得自然更好一些。”
为进一步揭开竹子开花的秘密,目前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的10多名专家正联合世界上部分竹类研究专家,正在进行艰苦研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抓住”控制竹子开花的基因,从而通过控制竹子开花来延长竹子寿命,提高竹子的质量。
《浙江科技报》:2006.9.26